1、教学中让学员养成“右脚不空”的操作方法,随时准备制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教学中让学员养成“右脚不空”的操作方法,随时准备制动。
2、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指标有( )
A、制动距离
B、制动减速度
C、制动力
D、制动时间
答案:ABCD
分析:《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注明: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指标有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和制动时间;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几个方面是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制动距离。
3、松懈情绪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不会使训练成绩停顿。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松懈情绪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可能不会使训练成绩停顿。
4、行车中突遇对向机动车强行超车,占据自己车道时,可不予避让,迫使对方让路。(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开车一般是依安全为主,避让为主,和谐为主。
5、小型汽车的转向盘自由行程最大不得超过___。( )
A、10度
B、15度
C、20度
答案:C
分析:国标中说明是设计时速大于或等于100m/h的汽车转向盘一边自由转角不得大于10度;小于100km/h的汽车转向盘一边自由转角不得大于15度。客车和小汽车的转向盘自由行程最大不得超过20度。
6、行车中遇到无法避免的与来车正面相撞时,要迅速向有利于自己的一侧转向躲避。(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不能盲目躲避,而是应该握紧方向盘,紧急制动。因此本题错误。
7、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8、预先提示法是( )。
A、帮助学员完成驾驶动作
B、指出并纠正学员操作的错误
C、指挥学员如何操作
D、事先提醒学员如何处理情况
答案:D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预先提示法是事先提醒学员如何处理情况。
9、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的( )。
A、马力
B、进气量
C、排量
答案:C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的排量。
10、在交通事故现场需要移动伤员位置进行抢救时,应( )。
A、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
B、只标记重伤员的原始位置
C、标记伤员移动前.后的位置
答案:C
分析:为了判断事故原因和其他情况作证据。
11、汽车制动距离只与汽车制动时的速度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汽车制动距离与以下因素有关:1.与汽车的速度成正比,速度越快制动距离越长;2.与汽车的总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制动距离越长;3.与路面的摩擦系数成反比,摩擦系数越大制动距离越短;4.与汽车的制动盘尺寸成反比,制动盘尺寸越大制动距离越短。
12、换档时,变速杆在空档来回晃动;行驶中无故晃动转向盘;;反复踏放加速踏板,造成车辆闯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换档时变速杆在空档来回晃动、反复踏放加速踏板容易造成车辆闯动,行驶中无故晃动转向盘不会造成车辆闯动。
13、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因素中,驾驶员因素所占比例最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驾驶员单车作业和车辆高速运行的特点,决定了驾驶员是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源头,是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4、车辆二级维护必须定期进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车辆二级维护必须定期进行。
15、训练中正确观察各仪表是指( )。
A、水温表保持在80℃—90℃之间
B、电流充电时指针偏“+”号一侧
C、发动机怠速运转指针则指在“0”不动
D、空气压力表气压444kp
答案:ABD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训练中正确观察各仪表是指水温表保持在80℃—90℃之间,电流充电时指针偏“+”号一侧,空气压力表气压444kp。
16、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第一阶段教学理论部分,第二、三、四阶段教学实际操作部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普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中第一阶段教学理论部分,第二、三阶段都是理论加实操。
17、不坚持教学顺序的错误做法是( )。
A、按教学大纲四个阶段教学
B、先进行理论培训后进行操作驾驶训练
C、先进行基础驾驶训练后进行应用驾驶训练
D、学员一上车就进行倒桩训练
答案:D
分析:不坚持教学顺序的错误做法是学员一上车就进行倒桩训练。
18、驾驶机动车遇到醉酒行人如何避让?( )
A、连续鸣喇叭警示
B、减速并保持距离
C、加速从左侧绕过
D、紧跟在后面行驶
答案:B
分析:醉酒的人大多意识不清醒,走起路上容易左右摇晃,因此行车时遇到这类人,应该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撞到醉酒的人。
19、下列选项中,___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A、演示教学法
B、自学辅导教学法
C、讨论教学法
答案:A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下列选项中,演示教学法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20、加档后汽车行驶无力,( ) 是其发生的原因。
A、在上坡时换档
B、在下坡时换档
C、换档时机过早
D、换档时机不当
答案:C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加档后汽车行驶无力,换档时机过早是其发生的原因。
21、汽车转弯时,( )前后轮转弯半径方向的距离差为外轮差。
A、内侧
B、外侧
C、内外侧
答案:B
分析: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汽车转弯时,内侧前后轮转弯半径方向的距离差为内轮差,外侧前后轮转弯半径方向的距离差为外轮差。
22、燃料系有故障,致使功率下降、( )。
A、油耗增加
B、起动困难
C、工作异常
D、容易熄火
答案:ABCD
分析:《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注明:如果燃料系有故障,则会导致功率下降、油耗增加、起动困难、工作异常,并且容易熄火。
23、降低驾驶员安全驾驶能力的因素有( )。
A、过度疲劳
B、酒精和麻醉剂
C、某些神经性药物
D、情绪波动
答案:ABCD
分析:过度疲劳、酒精和麻醉剂、某些神经性药物、情绪波动等都会降低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能力。
24、《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按照“分阶段教学、分阶段把关”的培训模式,将培训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按照“分阶段教学、分阶段把关”的培训模式,将培训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规定了每一教学阶段的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阶段考核来检验每一阶段的培训质量。
25、教案中的教学方法是教练员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使用教材、教具,使学员按照要求进行学习方法的统称。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教案中的教学方法是教练员为达到教学目的而使用教材、教具,使学员按照要求进行学习方法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