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方标志预告高速公路入口在路右侧。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此为入口预告标志,没有预告高速公路入口在路右侧的标志。
2、在雨天湿滑路面行车时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由于湿滑路面很易滑,若是采取紧急制动,容易发生侧滑或横滑,因此本题正确。
3、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暴雨天气条件下行驶,当刮水器无法刮净雨水影响行车安全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减速行驶
B、集中注意力谨慎驾驶
C、注意观察,减速靠边停车
D、以正常速度行驶
答案:C
分析:驾驶机动车在暴雨天气条件下行驶,当刮水器无法刮净雨水影响行车安全时,应当注意观察,减速靠边停车。
4、夜间驾驶汽车驶近上坡路坡顶怎样行驶?
A、加速冲过坡顶
B、开启远光灯
C、合理控制车速
D、交替变换远近光灯
答案:CD
分析:交替变换远近光灯是为了提醒对面坡上的车,因为坡上的车视线看不到你。
5、车辆在雪天临时停车时,应开启什么灯?
A、前后雾灯
B、倒车灯
C、前大灯
D、危险报警闪光灯
答案:D
分析: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路边临时停车,均需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6、驾驶机动车夜间通过拱桥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机动车在夜间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
7、路缘石上的黄色实线指示路边允许临时停放车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黄色虚线是允许临时,全黄的就禁止了。
8、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能见度小于100米的气象条件时,如何安全行驶?
A、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B、车速不得超过40公里/小时
C、车速不得超过40公里/小时
D、在应急车道行驶
答案:ABC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9、罗某驾驶大型卧铺客车(乘载44人,核载44人)行至沿河县境内540县道58公里加500米处时,在结冰路面以每小时44公里速度行驶,导致机动车侧滑翻下公路,造成15人死亡、27人受伤。罗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客车超员
B、超速行驶
C、疲劳驾驶
D、操作不当
答案:B
分析: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五)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10、车辆驶近人行横道时,应怎样做?
A、加速通过
B、立即停车
C、鸣喇叭示意行人让道
D、先减速注意观察行人、非机动车动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答案:D
分析:因为行人具有随意性,所以要先减速注意观察行人、非机动车动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11、跟车行驶时,要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是因为什么?
A、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有足够的避让空间
B、跟车越近,越不容易掌握前车前方的情况
C、防止因前车尾灯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前车制动
D、跟车太近,容易发生追尾
答案:ABCD
分析:以上所有选项都是正确选项。
12、雨天驾驶机动车减速慢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影响驾驶人视野
B、过快的速度会使得机动车油耗增加
C、制动距离会增大
D、紧急制动易发生侧滑
答案:ACD
分析:雨天减速慢行跟油耗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是安全。
13、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居民区遇到这种情形,应如何安全驾驶?
A、紧跟其后行驶
B、低速慢行
C、连续鸣喇叭示意
D、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答案:BD
分析:低速行驶,保持距离。
14、受伤者在车内无法自行下车时,可设法将其从车内移出,尽量避免二次受伤。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如题,受伤者既然无法自行下车,那肯定说明是行动不便的,若不设法将伤者从车内转移出来,万一车子发生什么状况,受伤者可能都无法及时躲避,这样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这题是正确的。
15、赵某(持有A2驾驶证)驾驶大型卧铺客车,行驶至叶城县境风219国道226公里加215米处转弯路段时,坠入道路一侧山沟,致16人死,26人受伤。赵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客车超员
B、驾驶逾期未检验的机动车
C、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
D、疲劳驾驶
答案:C
分析:违法行为一:持有A2驾驶证驾驶大型卧铺客车持A2驾驶证不能驾驶大型卧铺客车,那是A1驾驶证才能驾驶的。此外,乘载42人并没有超出核载要求,且选项BD并没有在题目中提到相关事情,因此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