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侧标志指示前方设有避让来车的处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这个不常见,旁边没有公交站台,看见这题选对就好!

2、驾驶机动车下长坡时,空挡滑行会导致再次挂挡困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下长坡时不能空挡滑行

3、机动车在行驶中突遇制动失灵时,驾驶人要采取什么措施?

A、握稳方向

B、抢挂低速挡减速

C、使用驻车制动器减速

D、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答案:ABCD

分析:机动车在行驶中突遇制动失灵时,应当握稳方向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抢挂低速挡减速,停车后使用驻车制动器,以防车子出现后溜的情况。选项3:使用驻车制动器减速,是说慢慢使用制动器减速,而不是一下拉紧!

4、发生交通事故后,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A、疏散人员

B、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C、标记伤员的原始位置

D、正确放置危险警告标志

答案:ABD

分析:选项124都是防止二次事故的有效措施,而选项3则让人有种要明确责任归属的感觉了。因此本题选124。

5、驾驶机动车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在最左侧车道内停车

B、在路肩上行驶

C、学习驾驶机动车

D、倒车

答案:ABCD

分析:城市快速道路是指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的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的道路。以上四个选项都是在城市快速道路中禁止的行为。

6、李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21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行至双岛海湾大桥时时速为50公里(该路段限速40公里),因制动失灵坠入海中,造成13人死亡、8人受伤。李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超速行驶

B、疲劳驾驶

C、客车超员

D、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答案:AD

分析:1: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 所以为驾驶故障机动车。2:行至双岛海湾大桥时时速为50公里(该路段限速40公里) 所以为超速行驶。此题注意核载35人就是规定可以做35个人,实际乘坐21人所以没有客车超员。

7、在隧道内通行时哪些行为不是正确的?

A、会车使用远光灯

B、在隧道内超车

C、会车时保持安全距离

D、开启近光灯行驶

答案:AB

分析:隧道开远光影响前车视线,隧道内禁止超车。

8、驾驶机动车驶出隧道时,应注意明暗视力的变化,控制车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说法正确

9、如动画所示,驾驶人的行为是否正确?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由动画可知,有行人正通过人行横道线,遇到这种情况,驾驶人应当停车让行,等行人通过后再通过。因此本题错误。

10、车辆通过凹凸路面时,应怎样做?

A、低速缓慢平稳通过

B、依靠惯性加速冲过

C、挂空挡滑行驶过

D、保持原速通过

答案:A

分析: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要减速缓慢通过,安全第一。

11、大风天气行车中,如果遇到狂风袭来,感觉机动车产生横向偏移时,要急转方向恢复行使方向。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当车遇到横风时如果发生的横移,因为在横移的瞬间车轮是离开地面的,所以才会横移,最好的方法就是收油,等车速自己下来,这样就可以让车轮恢复抓地力,然后再进行打轮刹车等动作。这题判错的原因主要是当时车轮是离地的,也就是说车轮是没有抓地力的,如果这时打轮的话不管是前轮离地还是后轮离地,都容易发生甩尾,再加上当时的横风,可能还会加重甩尾的趋势。即本题错误。

12、右侧标志提示距离设有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的收费站1公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标志的意思是人工收费站,不是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

13、驾驶机动车通过这种路段时,应该考虑到弯道后方可能有对面驶来的车辆占用我方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通过山路弯道时,要按照“减速、鸣号、靠右行”的规则,提前降低车速。以避免弯道后方可能有对面驶来的车辆占用我方车道的情况。

14、行车中当驾驶人意识到机动车爆胎时,应在控制住方向的情况下采取紧急制动,迫使机动车迅速停住。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题目只要出现“迅速”,“快”等字眼就是错的,就只有一道题就是事故无可避免的时候要迅速刹车,其他都是错的。

15、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应提前加速超越。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预计在超车过程中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时,应当放弃超车。若加速超越,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事故。

进入科目四模拟考试
相关内容 贵州c1科目一考试试题 六盘水驾考2018科目四 深圳市驾考2018科目一 枣庄驾考科目四 驾考2018电脑版 荆门市驾考2018科目一 果洛驾考2024科目一模拟考试 晋中b2驾照考试模拟题 金昌c1科目一考试2024 镇江驾考2018科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