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侧标志警告前方路面两侧变窄长度5公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两侧变窄-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注意前方车行道或路面狭窄情况,遇有来车应予减速避让。设在双车道路面宽度缩减为6 m以下的路段起点前方。

2、交通警察发出这种手势信号可以直行通过。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对你来说是停车等待,因为交警的脸没有看你,交警的脸没有看你,就表示要停车。

3、遇到这种情况时怎样行驶?

A、禁止车辆在两侧车道通行

B、减速进入两侧车道行驶

C、进入右侧车道行驶

D、加速加入两侧车道行驶

答案:A

分析:俩侧车道都是红灯,都不可以通行,所以是禁止车辆在两侧车道通行。

4、机动车行驶至转弯路段时,易引发事故的驾驶行为有什么?

A、机动车占对向道行驶

B、在弯道内急转转向盘

C、在驶入弯道前不减速

D、机动车靠路右侧行驶

答案:ABC

分析:选项1容易与对向来车发生擦碰,选项23容易造成侧滑,严重的话会侧翻,因此本题选123。

5、驾驶机动车,遇前方停驶的油料运输车起火冒烟,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为减少交会时间,加速通过

B、立即停车,上前查看是否有被困人员

C、停车后围观

D、立即停车,尽量远离,拨打报警电话

答案:D

分析:这时候赶紧停车,远远离开,要是爆炸了就惨了。

6、驾驶机动车在山区道路遇怎样跟车行驶?

A、紧随前车之后

B、加大安全距离

C、减小纵向距离

D、进快超越前车

答案:B

分析:山区道路复杂多变,因此跟车时也要非常注意,因此本题选B。

7、机动车行经交叉路口,不得超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路口通行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超车当然不可以。

8、行车中遇抢救伤员的救护车从本车道逆向驶来时,应怎样做?

A、靠边减速或停车让行

B、占用其他车道行驶

C、加速变更车道避让

D、在原车道内继续行驶

答案:A

分析:遇到正在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应当靠边减速或停车让行,为其让路。

9、驾驶机动车从高速公路加速车道汇入行车道车流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从正常行驶车辆后驶入行车道

B、从正常行驶车辆前驶入行车道

C、停车等待正常行驶车辆通过

D、加速直接驶入行车道

答案:A

分析:不能从正常行驶车前驶入,也不能停车等待(高速不能停车),更不能不管不顾直接加速驶入行车道,所以只有A是正确的。

10、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这样的路段怎样跟车行驶?

A、紧随前车之后

B、加大安全距离

C、减小纵向间距

D、尽快超越前车

答案:B

分析:在这种傍山险路 保持安全距离,减速慢行。

11、发动机着火后首先怎样处置?

A、迅速关闭发动机

B、用水进行灭火

C、开启发动机罩灭火

D、站在下风处灭火

答案:A

分析:1、把灭火器罐上下晃动三次以上 2、将安全梢拉开。 3、握住出粉皮管,将皮管朝向火点。 4、距着火点4—6米处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或者侧风方向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 5、息灭后并以水冷却除烟以防止复燃。

12、这辆红色轿车可以在该车道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看红色轿车行驶的车道的信号灯是红色,所以是不能在该道行驶的。

13、夜间路边临时停车,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不开启灯光

B、开远光灯

C、开危险报警闪光灯

D、开启示廓灯、后位灯

答案:AB

分析:夜间临时停车开双闪、示宽灯、后位灯是正确的,不开灯光是错误的,开远光也是错误的。

14、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以下救护行为中错误的是什么?

A、用手帕包扎

B、用毛巾包扎

C、用棉质衣服包扎

D、用细绳缠绕包扎

答案:D

分析:根据受伤位置的不同和创面的大小,可以利用毛巾、手帕做成简易的三角巾。细绳由于其表面不是平整光滑的,也不够柔软。因此不能用来包扎,而棉质衣服相对比较柔软,因此可以。所以本题选D。

15、驾驶机动车遇到非机动车违法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并阻碍机动车前进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注意非机动车辆的动向,减速行驶

B、谨慎驾驶低速通过

C、持续鸣喇叭警告非机动车避让

D、保持与非机动车安全车距

答案:C

分析:驾驶机动车遇到非机动车违法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并阻碍机动车前进时,注意非机动车辆的动向,减速行驶;谨慎驾驶低速通过;保持与非机动车安全车距;避让非机动车。

进入科目四模拟考试
相关内容 东营科目一模拟考试2024最新版仿真考试b2 阳泉驾考2024科目一模拟考试b2 海东驾考2018科目四 潍坊驾考2018科目一 衡阳驾考2018科目四 张家口科目一模拟考试2024最新版仿真考试b2 三明b2科目一考试 2018驾考c1仿真 阿克苏科目一模拟考试2024最新版c1 吉林市驾考2018科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