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要立即拉住伤者的肢体将其拖出。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车轮压住了伤者,必须将车轮或货物移开后才能将伤者移出。如果硬拖的话,容易使伤者伤得更严重。好比你直接拿只蚯蚓,按住下本身,在拉上半身,结果是什么呢?2只蚯蚓,呵呵!

2、该车道路面导向箭头指示前方道路仅可左转。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看路面的导向箭头此车道为左转车道,是不能直行的。

3、驾驶机动车在夜间发生故障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选择安全区域停车

B、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廓灯和后位灯

C、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

D、给朋友打电话,坐在车内等待救援

答案:ABC

分析:驾驶机动车在夜间发生故障时,应当选择安全区域停车,同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廓灯和后位灯,按规定设置警告标志,报警或者打给保险公司或者4S店等待救援。

4、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停车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马路人行横道上有行人穿行,此时应当停车让行。

5、如图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右侧的非机动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要注意非机动车是否会拐到本行车道上来。

6、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路段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什么?

A、应提前降低车速

B、应提前降低挡位

C、尽量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车速

D、尽量利用驻车制动器控制车速

答案:D

分析:这个标志是指长下坡路段,首先要减速,并降档,保持发动机牵引力,所以A、B、C都是正确的,D项是指尽量利用刹车来控制车速不妥,长下坡时刹车使用过多会导致刹车片变热,制动效果下降,要利用低挡位发动机来制动。

7、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无法正常行驶的,可由同行机动车拖拉、牵引。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一节 第六十八条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应当依照本法第五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办理;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者交通事故,无法正常行驶的,应当由救援车、清障车拖曳、牵引。也就是说,要由救援车、清障车拖曳、牵引,而不是同行机动车拖曳、牵引。因此本题错误。

8、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怎样行驶?

A、减速让非机动车先行

B、连续鸣喇叭告知让道

C、从非机动车左侧绕过

D、占对向车道加速超越

答案:A

分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减速,并让非机动车先通过,因此本题选A。

9、图中红框内所示车辆可以怎样行驶?

A、不可左转弯

B、可以右转,但要避让同向直行车辆

C、可以左转,但要避让对向直行车辆

D、可以直行

答案:C

分析:左转标线表示可以左转,但要注意对面的车辆。

10、易燃液体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用水扑救。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着火时,人们往往立即想到的是用水来灭,但有些火灾却是不能用水来扑救的。如果易燃液体密度比水小,就不应该用水,因为易燃液体会浮在水面继续燃烧。所以本题错误。

11、动画3中有几种违法行为?

A、一种违法行为

B、二种违法行为

C、三种违法行为

D、四种违法行为

答案:B

分析:有2种违法行为:1、行驶中遮挡号牌;2、超速行驶!

12、关于超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超车时从前车左侧超越

B、超车时从前车右侧超越

C、超车完毕,立即开启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

D、超车完毕,与被超车拉开必要的安全距离后开启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

答案:AD

分析:超车要从左侧超,不能从右侧超,超完车后不能立即回到原车道,要与被超车拉开一定安全距离后,再开右转灯驶回原车道。

13、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遇行人横过道路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鸣喇叭催促

B、寻找间隙穿插驶过

C、减速或停车避让

D、绕前通过

答案:BCD

分析:注意审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

14、驾驶机动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汇入主路车流?

A、加速直接汇入车流

B、从主路内灰色车后汇入车流

C、从主路内红色车前汇入车流

D、开启转向灯直接汇入车流

答案:B

分析:当开到路口时,灰色车已经开到前方了,所以只能减速缓慢并看情况在灰色车后汇入车流。

15、如动画所示,驾驶人应当怎样做?

A、寻找机会超越前车

B、从机动车空间穿插通过

C、减速停车,依次排队等候

D、鸣喇叭催促

答案:C

分析:前边堵车了,老实在后边排队等候吧,和谐第一。

进入科目四模拟考试
相关内容 威海12123交管网上预约考试 普洱驾考2018科目四 怀化c1科目一考试 贵州c1科目一仿真模拟考试 荷泽c1科目一1000题带答案 深圳交管12123预约考试下载 驾考2018科目 广东驾考2025科目一b2 怀化交管12123预约考试官网 辽宁c1科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