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某驾驶大型卧铺客车,乘载45人(核载40人),保持40公里/小时以上的车速行至八宿县境内连续下坡急转弯路段处,翻下100米深的山崖,造成17人死亡、20人受伤。钱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驾驶时接听手持电话

B、超速行驶

C、客车超员

D、疲劳驾驶

答案:BC

分析:1、弯道限速30公里/每小时,故超速行驶。2、乘载45人(核载40人),故客车超员。

2、驾驶机动车向右变更车道前应仔细观察右侧车道车流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A、判断有无变更车道的条件

B、准备抢行

C、迅速变更车道

D、准备迅速停车

答案:A

分析:仔细观察是为了判断是否可以变道,也就是有无变更车道的条件。如果没有变更车道的条件,应该放弃变道等候合适时机;如果有变更车道的条件,驾驶员打开转向灯后,再伺机变更车道。

3、右侧标志警告前方是下陡坡路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连续下坡-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当连续下坡总长大于3 km后,应重复设置。

4、机动车在狭窄的坡路会车时,正确的会车方法是什么?

A、下坡车让上坡车

B、坡顶交会时距离坡顶远的一方让行

C、上坡车让下坡车

D、下坡车已行至中途而上坡车未上坡时,让上坡车

答案:A

分析:因为上坡车停车起步容易后溜,特别是拉重货容易导致动力不足

5、驾驶机动车在这种道路上怎样行驶最安全?

A、尽快加速超越前车

B、鸣喇叭让前车让路

C、保持距离跟车行驶

D、从前车的右侧超越

答案:C

分析:在这样的交通状况下,不能超车,因此本题选C。

6、遇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行驶车道车速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车道行驶规定的车速行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八条中有提到,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7、驾驶机动车在公交车站遇到这种情况要迅速停车让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停靠在一边的公交车后有行人穿出,此时应当予以避让,其一是为了避让行人,其二是以防公交车突然起步。因此本题正确。

8、机动车在雪天临时停车时,应开启什么灯?

A、前后防雾灯、示廓灯和后位灯

B、倒车灯、示廓灯和后位灯

C、前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

D、危险报警闪光灯、示廓灯和后位灯

答案:D

分析:报警灯就是前后两黄灯的一亮一灭,四个灯是同时的。示廓灯就是指表示整车轮廓的,在车的最边最高处,一般是红色小灯。后位灯一般是指让后面车辆看到本车而使用的,一般是红色,晚上打开车灯时发亮。因此本题选D。

9、驾驶机动车时接打电话容易引发事故,以下原因错误的是什么?

A、单手握方向盘,对机动车控制力下降

B、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判断危险

C、电话的信号会对汽车电子设备的运行造成干扰

D、驾驶人对路况观察不到位,容易导致操作失误

答案:C

分析:打电话不会影响到电子设备运行,驾驶机动车又不是驾驶飞机,所以C项错误。

10、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减速或停车,待前方车辆通过后再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安全第一

11、右侧标志表示前方路段会车时停车让对方车先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减速让行-表示车辆应减速让行,告示车辆驾驶员必须慢行或停车,观察干路行车情况,在确保干道车辆优先的前提下,认为安全时方可续行。此标志设在视线良好交叉道路的次要路口。

12、雾天驾驶机动车跟车行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什么?

A、加大两车间的距离

B、时刻注意前车刹车灯的变化

C、降低行车速度

D、鸣喇叭提醒前车提高车速,避免后车追尾

答案:D

分析:雾天尽量保持安全距离和车速,不要鸣喇叭催促。

13、右侧标志表示车辆按箭头示意方向选择行驶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图示为分向行驶车道标志。

14、机动车落水后,要迅速关闭车窗阻挡车内进水,短暂闭绝空气,可打电话告知救援人员失事地点,等待救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你要是有把握在短时间内被救起来当然是这样最好了,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你一旦进入河里并且封闭了空间,那么凭普通人的力气根本就不能再次打开车门了,最后活活的闷死在里面。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打开车门快速逃生,车坏了就坏了吧,破财免灾。

15、在学校门口遇到这种情况要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如图是前方路段是学校要注意儿童。因此此时要减速慢行,必要时停车。因此本题正确。

进入科目四模拟考试
黄山市驾考科目3 相关内容 广元驾考科目一仿真 都匀驾考2024科目四模拟考试 南宁驾考c2科目四模拟考试 赤峰市驾考c1科目四 德阳驾考2019科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