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汽车在山区道路下陡坡时,怎样利用发动机制动控制车速?
A、挂入空挡
B、挂入低速挡
C、踏下离合器踏板
D、挂入高速挡
答案:B
分析:山区下坡路要挂低档,只有低档能控制车速。
2、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可在应急车道停车上下人员
B、可在紧急停车带停车装卸货物
C、可在减速或加速道上超车,停车
D、非紧急情况时不得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
答案:D
分析:在高速公路上,除了遇到障碍、发生故障等必须停车的情况外,不准随意停车、停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货物,也不准掉头、转弯、逆行、倒车。
3、机动车不得在隧道中倒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 机动车倒车时,应当察明车后情况,确认安全后倒车。不得在铁路道口、交叉路口、单行路、桥梁、急弯、陡坡或者隧道中倒车。因此本题正确。
4、行车中对出现这种行为的人不能礼让。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虽然行人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驾驶人还是要予以让行,因此本题错误。
5、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在窄桥上会车,选择的交会位置不理想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加速行驶,在前方继续选择理想位置
B、停车选择会车地点,必要时倒车,让对方通过
C、靠左占道行驶,让对方停车让行
D、变换远近光灯,示意对方停车让行
答案:B
分析:驾驶机动车在窄桥上会车,选择的交会位置不理想时,应当选择合适会车地点停车,必要时倒车,让对方通过。
6、在山区道路行驶时,驾驶人要注意什么?
A、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
B、避免转弯时占道行驶
C、上陡坡前换低速挡
D、下长坡时,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
答案:ABCD
分析:四个选项都是在山区道路安全驾驶的注意事项,因此本题选1234。
7、驾驶机动车遇暴雨,无法看清路面情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保持原速行驶
B、减速行驶
C、打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停到路外
D、减速行驶,不断鸣喇叭,提醒周边驾驶人
答案:C
分析:遇暴雨连路面都无法看清了,就不在再开了,打开双闲,停路外面最安全。
8、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能见度小于200米时,与同车车道前车应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9、驾驶机动车看到这个标志时,将车速迅速提高到40公里/小时以上。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此标志的意思是限制车速40公里/小时,而题目中出现“以上”二字,因此本题错误。
10、李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21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行至双岛海湾大桥时时速为50公里(该路段限速40公里),因制动失灵坠入海中,造成13人死亡、8人受伤。李某的主要违法行为是什么?
A、超速行驶
B、疲劳驾驶
C、客车超员
D、驾驶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答案:AD
分析:1:察觉制动装置有异常但未处理 所以为驾驶故障机动车。2:行至双岛海湾大桥时时速为50公里(该路段限速40公里) 所以为超速行驶。此题注意核载35人就是规定可以做35个人,实际乘坐21人所以没有客车超员。
11、驾驶机动车汇入车流时不能影响其他机动车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汇入车流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因此本题选A。
12、驾驶机动车在小区内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在自行车前加速通过。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前方是丁字路口,且横向道路有骑自行车的人穿出。遇到这种情况应当让自行车先行,减速慢行注意避让。因此本题错误。
13、驾驶客车遇非常情况或者发生事故时,要力所能及的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决不能因紧急避险造成二次事故或更大的损失。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要以人为本,要以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为原则。
14、转向失控后,若机动车偏离直线行驶方向,应怎样使机动车尽快减速停车?
A、轻踏制动踏板
B、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
C、迅速抢挡减速
D、果断地连续踩踏、放松制动踏板
答案:D
分析:果断的连续踩踏、放松制动踏板,也就是连续的点刹车。如果直接踩死的话 轮胎暴死,还不是直线行驶,车就会旋转,高速的话就会翻车,很危险的,所以要点刹车。
15、在行驶中,驾驶人在注意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也要谨慎制动,防止被后车追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在行驶过程中要留意与前后车的距离,因此若是贸然使用制动,很容易使后车来不及反应发生追尾,所以本题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