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租车驾驶员使用失效、伪造、变造的从业资格证,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________的罚款。
A、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B、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
C、50元以上200元以下
D、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使用失效、伪造、变造的从业资格证,驾驶出租汽车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2、出租汽车必须按经营者要求在车身标示出租汽车经营者名称、价格标准、服务监督电话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二节:车辆服务要求可知,服务标志要求,在车厢内外适当位置明示出租汽车经营者名称或简称、价格标准、服务监督电话和乘客须知信息等。
3、国家鼓励通过______方式配置巡游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
A、拍卖
B、服务质量招投标
C、服务质量信誉考核
D、行政审批
答案:B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方式配置巡游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
4、轮胎的正确使用方法有________。
A、合理搭配轮胎
B、必须使用子午线轮胎
C、保持气压正常
D、及时进行轮胎更换和换位
答案:ACD
分析:建议使用子午轮胎,但是不一定要用。
5、出租汽车计费常用术语________是指车辆处于租用状态。
A、重车
B、空车
C、预约
D、电召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五章第一节:计价器和空车待租标志使用可知,出租汽车计费涉及的常用术语中:重车,车辆处于租用状态。
6、出租汽车驾驶员继续教育周期为________。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继续教育周期为3年。自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注册之日起计算。
7、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________。
A、依法经营
B、依法经营
C、文明服务
D、安全行车
答案:A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文明服务、安全行车。
8、遇到盲人扬手招车,出租汽车驾驶员应该________。
A、打开车门提醒乘客小心上车
B、打开车门等候乘客上车
C、假装没看见直接避开
D、主动下车将盲人引至车内
答案: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六节:特殊乘客的服务要求可知,遇到盲人乘客,驾驶员要主动下车,迎上前去,将盲人引至车内。盲人主要依靠声音判断外界事物,驾驶员说话要格外和气、亲切,以消除盲人的戒备心理。
9、犯罪分子未持凶器,但虚张声势,以伤害驾驶员相威胁,从而达到劫持出租汽车的目的,此种犯罪属于________。
A、暴力劫持型
B、威胁恐吓型
C、诈骗型
D、药物麻醉型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五节:出租汽车驾驶员治安防范可知,要挟威胁有两类:一类是不持凶器强迫驾驶员就范,虚张声势,以生命损伤等相威胁;另一类是以某些物质因素作诱饵,其中包含一些违法的因素,结果驾驶员授予罪犯以把柄,此时罪犯便以揭发举报相要挟,达到劫持车辆或敲诈钱财的目的。这一作案方式对驾驶员应该有很大的启发。罪犯正是抓住驾驶员的弱点,然后加以利用。这要求驾驶员必须洁身自好,敢与不正当行为作斗争。
10、机动车不慎落水,车门无法开启时,可选择的自救方法是什么?
A、敲碎侧窗玻璃
B、关闭车窗
C、打电话求救
D、用工具撬开车门
答案:A
分析:这种情况下应敲碎侧窗玻璃,然后逃生。这时,打电话等比较耗时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11、心脏挤压定位方法为:救护人一手食指、中指并拢,沿伤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另一手掌根紧靠食指放好,按压部位在胸骨下________处。
A、1/3
B、1/4
C、1/2
D、2/3
答案:C
分析:胸骨下1/2是2010版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症救治指南提出的,胸骨中、下1/3交界处是在这之前版的以前的教科书上的。此题说的是胸骨下,故是1/2。
12、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员________。
A、过度兴奋
B、操作失误增加
C、注意力不集中
D、判断力下降
答案: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一节:安全运营基本知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痛、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出租驾驶员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出租汽车驾驶员轻微疲劳时,会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驾驶员处于中度疲劳时,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驾驶员处于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13、出租汽车驾驶员在停车载客时应引导乘客从左侧上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在停车载客时应引导乘客从右侧上车。
14、下列哪些路段禁止掉头?
A、人行横道、铁路道口
B、有禁止掉头标志路段
C、窄路、弯道
D、桥梁、隧道
答案:ABCD
分析:以下地方禁止掉头:1、有禁止掉头标志的地点,禁止掉头;2、有禁止左转标志、标线的地点,禁止掉头;3、在铁路口,禁止掉头;4、在人行道上,禁止掉头;5、在桥梁上,禁止掉头;6、在急弯处,禁止掉头;7、在陡坡上,禁止掉头;8、在隧道中,禁止掉头;9、在易发生危险路段,禁止掉头。
15、出租汽车运营间接成本不包括________。
A、车辆折旧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燃料费用
答案:AD
分析:出租汽车运营间接成本包括车辆折旧、燃料费用。
16、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保证相同额定功率时,与非增压发动机相比,排量________。
A、要大
B、一样
C、要小
D、不确定
答案: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六章第二节:出租汽车使用技术可知,废物涡轮增压技术是指通过涡轮回收部分发动机排气能量,驱动压缩机对发动机进气进行压缩,是小排量发动机获得更多的进气量,从而达到与较大排量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相当功率水平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在保证发动机动力性的前提下,减小了发动机排量,大幅改善了发动机的经济性。
17、驾驶员从事的是一种____工作,职业道德是驾驶员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A、业余性
B、专业性
C、服务性
D、普遍性
答案: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一节: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可知,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18、出租汽车驾驶员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严重服务纠纷?
A、殴打乘客
B、车辆颠簸致使乘客肢体受伤
C、关闭车门时夹伤乘客
D、毁坏乘客物品
答案:A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四节:服务技巧和服务禁忌可知,服务纠纷中的严重纠纷主要包括(1)殴打乘客。(2)颠簸伤人。(3)车门夹人。(4)毁坏物品。
19、拟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驾驶员,应当向________申请参加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
A、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B、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C、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D、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答案: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拟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驾驶员,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申请参加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
20、汽车挂挡困难,有撞击声;挂挡后不抬离合器踏板,汽车即行走或使发动机熄火,此故障是离合器________。
A、分离不彻底
B、打滑
C、异响
D、发抖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六章第三节:出租汽车常见故障处理可知,离合器分离不彻底的故障现象:当汽车起步时,将离合器踏板踏到底仍感挂档困难,虽强行挂入,但不放松离合器踏板汽车就会向前移动或造成发动机熄火。变速时挂档困难或挂不进挡,并从变速器端发出齿轮撞击声。
21、出租汽车驾驶员严禁以下_____驾驶行为。
A、酒后驾驶
B、带病驾驶
C、疲劳驾驶
D、超速驾驶
答案:ABCD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出租汽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驶、带病驾驶、疲劳驾驶、超速驾驶。
22、行车中变更车道不需要提前开启转向灯。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变更车道一定要【提前】开启转向灯。
23、驾驶车辆驶出积水区段,应________制动踏板,保持车辆制动性能良好。
A、断续轻踏
B、踏住
C、急踏
D、松抬
答案:A
分析: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全国公共科目培训教材》:驾驶车辆驶出积水区段,应断续轻踏制动踏板,保持车辆制动性能良好。
24、车辆二级维护的中心内容以检查和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不需要再检查一级维护作业之中的内容。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二级维护是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其作业中心内容是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
25、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________,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
A、政治权利
B、经济利益
C、合法权益
D、社会利益
答案: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九章第三节:权益维护可知,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