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属于出租汽车运营前的准备工作________。
A、对车辆进行安全检视
B、检查车容车貌
C、检查服务设备、证件和票据等
D、调整心态、检查仪容
答案:A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运营准备包括(1)按要求对车辆进行安全检视。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备好随车设施和工具。(2)检查车容车貌,整理仪容着装。(3)检查服务设备、证照、票据。(4)检查燃油或燃气是否充足,能否满足运营所需。(5)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况投入运营。
2、驾驶装有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辆时,应注意________。
A、停车后立即关闭发动机
B、停车后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一段时间
C、保持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清洁
D、合理选择机油保证润滑有效
答案: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六章第二节:出租汽车使用技术可知,(1)起动发动机后要预热。(2)停车后,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3分钟以上,待发动机温度充分冷却后再熄火。(3)为保证涡轮增压器在高温和高速环境下的有效润滑,必须选择抗磨性好、耐高温的合成机油或半合成机油。(4)保持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等的清洁,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涡轮增压系统造成磨损。
3、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汽车空气阻力指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空气阻力跟速度成平方正比关系,也就是说:速度增加1倍,汽车受到的阻力会增加3倍。
4、出租汽车驾驶员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信息有异议的,可以向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举报。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对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信息有异议的,可以向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举报。经核实举报属实的,应对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信息予以变更。
5、出租车驾驶员可以在核定的范围外从事经营活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到从业资格证发证机关核定的范围外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应当参加当地的区域科目考试。区域科目考试合格的,由当地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发从业资格证。
6、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出租汽车号牌的要求?
A、字迹清晰
B、固定端正
C、无遮挡物、反光物
D、定期更新
答案: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二节:车辆服务要求可知,车容车貌要求,出租汽车车辆牌照字迹清晰,固定端正,无遮挡物、反光物。
7、网约车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km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需退出网约车经营。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网约车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强制报废;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千米但使用年限达到8年时,退出网约车经营。
8、下列哪些属于对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形象的要求________。
A、衣着整洁无破损有工作装者按要求着装上岗
B、面部洁净头发整齐干净
C、手、脚洁净指甲修剪得当
D、驾驶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化浓妆
答案:AB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一节:驾驶员服务要求可知,服务仪容要求包括(1)精神饱满、端庄大方、举止文明、礼貌待客。(2)出租汽车驾驶员着装应得体大方,不得袒胸露背。按规定着装,正确佩戴服务标志,配饰得体。(3)面部应修饰洁净、自然,如化妆,应淡雅适度。(4)发型应梳理整齐,修饰大方,风格庄重。(5)勤洗澡更衣,做到身体无异味,手、脚保持洁净,指甲修剪得体。(6)运营前忌食有异味、有碍服务的食物,保持口气清新。
9、驾驶员未取得驾驶资格发生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驾驶员未取得驾驶资格,保险公司应当在第三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理赔责任。
10、取得从业资格证超过3年未申请注册的,注册后应当在1年内完成不少于18学时的继续教育。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取得从业资格证超过3年未申请注册的,注册后应当在1年内完成不少于27学时的继续教育。
11、乘客到达目的地后,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和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应在允许停车路段按乘客的要求就近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载客到达目的地前,驾驶员要提醒乘客做好下车准备,按乘客要求在规定允许停车地段就近下车。
12、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期间肇事的,保险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13、严重心脏急症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严重创伤、大失血等危及生命时,心跳或加快,每分钟超过________次。
A、80
B、90
C、100
D、70
答案: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八章第二节:乘客突发疾病处置可知,严重心脏急症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严重创伤、大失血等危及生命时,心跳或加快,每分钟超过100次。或不规则,忽快忽慢,忽强忽弱,均为心脏呼救信号。
14、行车速度过慢,发动机的热效率低,相对的污染物排放会少。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三节:汽车环保知识可知,行车速度过快或过慢,汽车所消耗燃料越多,相对的污染物排放也会更多。
15、出租汽车驾驶员如果需要与乘客目光接触时,应避免_____。
A、不停眨眼
B、眼神飘忽
C、目光呆滞
D、怒目圆睁
答案:AB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四节:服务技巧和服务禁忌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不得紧盯乘客或目光停留时间过长不得眨眼、眼神飘忽、目光呆滞、怒目圆睁。
16、火柴、硫黄和赤磷属于哪类危险化学品?
A、爆炸品
B、氧化性物质
C、自燃物品
D、易燃固体
答案:D
分析:氧化性物质是指在有氧气的环境下会被氧化,发生化学反应,很明显这三类物质在空气中不会自己变化,所以不选B。 自燃物品肯定不准确,三类物质都是不会无缘无故自己燃烧的,所以不选C。 虽然这三类都很危险,但是并不易燃,都需要明火,只要需要明火点燃的都不是易燃物品,所以不选A。 即本题应选D。
17、当成品油价上涨到一定幅度时,启动出租汽车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相应________。
A、上调出租汽车运价或加收燃油附加费
B、上调出租汽车运价并加收燃油附加费
C、由财政部门发放燃油补贴
D、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放燃油补贴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五章第一节:计价器和空车待租标志使用可知,当成品油价上涨到一定幅度时,启动出租汽车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相应上调出租汽车运价或收取燃油附加费。当油价下降时,相应下调出租汽车运价或取消燃油附加费。出租汽车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有效地降低了成品油价上涨给出租车经营带来的压力,维护了出租汽车市场的稳定。
18、出租车驾驶员私自改装、调整计价器造成计费失准的,扣除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计分20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私自改装、调整计价器造成计费失准的,扣除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分值计分20分。
19、行车途中,老年乘客因车速过快对出租汽车驾驶员小王提出不满,小王应该_____。
A、装作没有听见
B、加速驾驶
C、表示抗议
D、及时表达歉意
答案:D
分析:行车途中,老年乘客因车速过快对出租汽车驾驶员小王提出不满,小王应及时表达歉意。
20、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
A、确定事故现场范围
B、遇雨、雾、风沙等天气时注意遮盖痕迹
C、标划伤员位置
D、联系保险公司
答案:ABC
分析:《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注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主要是确定事故现场范围、保护事故痕迹、标注伤员位置、疏散人群,防止继发事故。
21、高速公路行车发生火灾时,要将机动车驶进服务区或停车场灭火。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服务区的车辆多,而且还有加油站,若是这样做会将损失扩大,因此不能这么做,正确的做法是将车停到紧急停车带内予以灭火,若是火势太大,就赶紧逃开。
22、乘客上车后,对路线不熟悉的乘客,出租汽车驾驶员处理步骤是______。
A、选择合理路线
B、选择里程最长的路线
C、向乘客提出合理路线建议
D、在乘客同意后按该路线行驶
答案:ACD
分析:乘客上车后,对路线不熟悉的乘客,出租汽车驾驶员处理步骤是选择合理路线、向乘客提出合理路线建议、在乘客同意后按该路线行驶。
23、雨天驾驶车辆遇到行人、非机动车时,除了要适当减速,还要对其保持足够大的横向安全间距。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根据安全行车知识可知:雨天驾驶车辆遇到行人、非机动车时,除了要适当减速,还要对其保持足够大的横向安全间距。
24、驾驶机动车突然遇到行人横穿道路应________。
A、减速或停车让行
B、从行人前方绕行
C、持续鸣笛提醒
D、从行人后方绕行
答案:A
分析:驾驶机动车突然遇到行人横穿道路应减速或停车让行,安全第一。
25、出租汽车服务评价指标中,要求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每百万车公里小于_____人次。
A、0.01
B、0.1
C、1
D、5
答案:A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服务国家标准:要求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每百万车公里小于0.0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