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驶员应当对出租汽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车辆。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十一条 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
2、出租汽车计程计价设备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才能使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根据《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可知:出租汽车计程计价设备必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才能使用。
3、一氧化碳(C0)排放与地球温室效应无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七章第三节:汽车环保知识可知,汽车发动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物(CO)及微粒物(PM)。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经阳光照射,在大气中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极大危害;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硫(SO2)在大气中可产生酸雨效应。
4、出租汽车载客行驶时,驾驶员没有征得乘客的同意擅自改变行驶线路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
A、拒载
B、甩客
C、强行拼客
D、故意绕路
答案: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四节:服务技巧和服务禁忌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不得未按合理路线行驶,或在特殊情况下需要改变线路,没有征得乘客的同意擅自改变行驶线路的行为。合理路线是指从乘客上车地点到目的地里程最短或经济、便捷行驶路线,或按乘客意愿另行选择的行驶路线。
5、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________。
A、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B、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C、请求民政部门调解
D、找当事人所在单位解决
答案:AB
分析: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6、在道路上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驾驶员应当首先________,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交管部门。
A、抢救受伤人员
B、将车移到安全的地方
C、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D、检查车辆受损情况
答案:A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四节: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7、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到发证机关所在地的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从业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取得从业资格证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当到发证机关所在地的市、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从业资格注册后,方可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
8、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轮胎爆裂的信号?
A、车身一侧突然下沉
B、发出浓烟
C、发出“砰”的声音
D、车辆出现振动
答案:ACD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四节:安全行车特别要求与紧急情况处理可知,车辆行驶中发生爆胎时,往往伴有爆破声,车辆会出现明显的振动,转向盘随之极大的力量自行向爆胎一侧急转。
9、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组织或引发罢运、围堵政府机关及管理机构等过激行为,严重扰乱社会公众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考核等级定为_____。
A、AA级
B、A级
C、B级
D、C级
答案:C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组织或引发罢运、围堵政府机关及管理机构等过激行为,严重扰乱社会公众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考核等级定为B级。
10、乘客到达目的地后,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和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应在允许停车路段按乘客的要求就近停车。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载客到达目的地前,驾驶员要提醒乘客做好下车准备,按乘客要求在规定允许停车地段就近下车。
11、心肺复苏时吹气、挤压之比为________。
A、1:15
B、2:15
C、2:10
D、3:15
答案:B
分析:根据急救知识可知:心肺复苏时吹气、挤压之比为2:15。
12、起讫点均不在许可的经营区域从事巡游车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____罚款。
A、50元以上200元以下
B、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
C、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
D、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答案:C
分析: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起讫点均不在许可的经营区域从事巡游车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13、出租汽车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可不具有行驶记录功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出租汽车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具有行驶记录功能。
14、出租汽车驾驶员有拒载、议价等违法行为的,应当加强继续教育;情节严重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其________。
A、延期注册
B、注销从业资格证
C、撤销从业资格证
D、吊销从业资格证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得有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故意绕道行驶等行为的,应当加强继续教育;情节严重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对其延期注册。
15、依法运营、规范服务是出租汽车驾驶员为乘客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根据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可知:发现乘客遗失的物品时,出租汽车驾驶员要做到拾金不昧,及时与失主联系归还物品。
16、犯罪分子施计将驾驶员调离车厢,然后迅速发动汽车将车劫走,此种犯罪属于________。
A、暴力劫持型
B、威胁恐吓型
C、诈骗型
D、药物麻醉型
答案:C
分析:从“施计”二字可以看出这是诈骗行为。
17、出租车驾驶员在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计至0分的,应当在计至0分之日起________内接受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专项教育培训。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考核周期内综合得分计至0分的应当在计至0分之日起15日内到从业资格管理档案所在地有培训资格的机构接受不少于18个学时的出租汽车法规、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等培训并凭培训证明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清除计分手续。
18、遇到道路交通事故,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利用电话、手机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应拨打12122)和120急救中心报警电话。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要沉着冷静,稳妥处理,将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9、网约车平台公司暂停或者终止运营的,应当提前30日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说明有关情况,通告_____,并向社会公告。
A、提供服务的车辆所有人
B、提供服务的驾驶员
C、价格管理部门
D、工商部门
答案:AB
分析: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网约车平台公司暂停或者终止运营的,应当提前30日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说明有关情况,通告提供服务的车辆所有人、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并向社会公告。
20、夜间驾驶机动车在照明条件良好的路段可以不使用灯光。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分析:用近光灯不会照得对方看不见路,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开启近光灯能够让相互间清晰可见。因此本题错误。
21、出租汽车车身内外清洁完好,漆皮完整无损,________个性化装饰。
A、不做
B、按行业管理规定做
C、按个人意愿做
D、按企业要求做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二节:车辆服务要求可知,车容车貌要求,出租汽车车身内外清洁完好,不做个性化装饰,漆皮、外饰条完好无损。
22、出租汽车计价器显示的车费不包含________。
A、路桥通行费
B、计程费用
C、计时费用
D、起步运价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五章第一节:计价器和空车待租标志使用可知,计价器显示的车费不包含车辆通行费,一般不含燃油附加费,出租汽车驾驶员应向乘客告之并做好解释工作,如实向乘客收费,不得向乘客收取返程的通行费。
23、骨折伤员应停止活动。对于出现骨盆骨折的伤员,应仰卧屈膝,有肢体骨折的,不要活动伤肢。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对于肢体开放性骨折的伤员,应先进行止血、包扎和固定,千万不要将骨折部位回纳复位。
24、出租汽车驾驶员运营过程中应当按规定服从有关部门执法人员和出租汽车企业的管理、调配。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二节: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可知,首先,驾驶员应服从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其次,出租汽车驾驶员作为出租汽车企业的一员,要尊重出租汽车企业的管理,服从管理人员的统一调配,不能强调个人第一的想法。
25、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行基准分值为20分的计分制、另外加分分值为10分,记分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件之日起计算。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分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二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可知,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实行基准分值为20分的计分制、另外加分分值为10分,记分周期为12个月,从初次领取从业资格证件之日起计算。